李达康原型(耿彦波)

2015年,耿彦波怒斥庸官、痛骂豆腐渣工程的视频爆红网络,耿彦波一夜之间成了人尽皆知的明星市长。他曾用一双破旧的鞋子丈量大同的每一寸土地,曾在雨夜现身塌方现场,曾亲自批示农民工子女入学。

他是人们心中最亲民的市长。如今6年过去了,耿彦波生活得还好吗?本期内容就带大家走近明星市长耿彦波。

1958年耿彦波出生于山西和顺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,按照耿彦波的说法,祖上十几代都是种地的。父亲虽然当过村支书,但始终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。

能吃苦、勤奋要强是烙在耿彦波身上的标签。18岁时,耿彦波获得了第一份工作,在和顺县委通讯组担任干事,但他并未满足于此。

1983年耿彦波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山西大学干修班,上学期间,耿彦波每天5点起床,抱着一摞书到图书馆,学到深夜才回宿舍。两年后,修学期满,耿彦波成了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人才。

1995年耿彦波被任命为晋中市灵石县县长,他那种能吃苦、办实事的性格,逐渐显露了出来。

1996年,36岁的耿彦波做了一个大胆而惊人的决定,他要斥资五千万修建王家大院。消息一出,众人皆惊。要知道当时灵石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不到一个亿,很多人觉得他的想法不切实际。

有些被侵犯到既得利益的人甚至骂他是疯子。一时间,谩骂、上访铺天盖地。但是耿彦波还是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,在他看来,王家大院既是一个文化古迹,又是一个聚宝盆,那些反对的人只是暂时看不到它的光芒而已。

如今,王家大院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每天接待游客数万人,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。这时,人们才回过头来,感谢当时高瞻远瞩的县长耿彦波。

2000年3月,耿彦波离开灵石,主政榆次县,期间他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炸毁地标建筑凌云大厦。整合榆次老城和常家庄园,榆次县的面貌焕然一新,同样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名城。

2008年耿彦波带着省委的重托空降大同,担任大同市长,开启了他从政生涯中最重要的五年。在他到任之前,大同就是一个煤都,多年的煤炭开采,让大同环境污染严重。

作为山西的第二大城市,大同连一个像样的城区都没有,脏乱差是大同的代名词,按照耿彦波的话来说,大同还不如南方的一个小县城。

耿彦波到来以后,敏锐地观察到,大同不仅有煤,还有1600年的文化积淀,这里是1600年前的北魏古都。这里有古城遗址,还有云冈石窟,这些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旅游资源。

于是耿彦波提出一轴双城的发展思路,以御河为轴,对河西古城进行保护,对河东新城进行现代化建设,不久,耿彦波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斥资300亿元,用于古城的修复和民生的改善。

当时,人们对他的改革存在很大的争议。因为涉及到几十万人的拆迁安置和补偿的问题,民间对耿彦波的投诉和上访就从来没有中断过,耿拆拆耿一指都是当时人们给耿彦波起的带有批评意味的外号,意思就是耿彦波指哪哪拆。

但是耿彦波并没有在意这些外号,他时常以多留遗产,少留遗憾宁挨一时骂,不挨千秋骂来勉励自己。

在耿彦波看来,大同只有这一次机会,历史不会再给大同第二次机会了,冲上去了大同就是繁荣盛世,冲不上去大同就会淹没在历史洪流中。

所以,他每天都争分夺秒,早上5点钟起床,凌晨一两点才睡,发烧了就用凉水洗把脸继续工作,早餐就在路边买两根油条或烧饼,午餐就吃一碗刀削面。

为了防止开发商捣鬼,他穿着一双破烂的皮鞋,来往于各大施工现场。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他8次晕倒在工地上,2次有生命危险。

在接受采访时,耿彦波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:我本可以不这么操劳,我知道怎么才能既清闲又出政绩,但我不想这么做,我想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做点实事。

2013年,在耿彦波顶着压力不懈坚持下,平城古城的雏形基本形成,云冈石窟、华严寺等景点得到修缮。大同由煤炭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变。当改革的红利逐渐汇集到当地老百姓身上,人们才理解了耿彦波的良苦用心。

但是俗话说得好,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,2013年2月,耿彦波升任太原市委副书记、市长,一纸调令打破了耿彦波最初的规划。此时他还有很多的工程没有完工,还有很多的愿景没有实现。

在耿彦波离开大同的那一天,市民们自发组织起来,为耿彦波送行。在离去的车上,耿彦波看着送行的百姓流下了热泪,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是非功过,后人评说。

在太原市长任上,耿彦波又对太原170个城中村进行改造,对640多年的太原古县城进行修葺改造,建立了750余公里的立体化快速交通体系。在他主政期间,太原变得越来越好了,而耿彦波却越来越憔悴了。

2019年,为百姓操劳了半辈子的耿彦波退休了,关于退休原因我们不可而知,有人说是耿彦波心脏不好,身体透支得厉害,不管怎样,耿彦波终于可以把生活节奏放慢下来好好歇歇了。

如今的耿彦波已经过起了退休生活,但是他依然闲不住,经常前往自己主持的文化景点参观考察,很多市民在旅游时经常会与耿市长偶遇。

虽然耿市长已经退休,但是其朴素的衣着,心怀百姓的情怀,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,依然让我们肃然起敬,念念不忘。